近幾年已經(jīng)很少聊到和田玉撿漏這個話題了,因為已經(jīng)很少人能在成熟市場上撿到漏,但并不代表沒有,比如下面這塊僅憑5個月就翻了6倍的籽料。
18年7月還是32.2萬的價格,但在同年12月的另一場拍賣會上就以184萬的價格被玉友收入囊中了,54.1克,克價3.4萬左右。
無獨有偶,這枚纏絲南紅瑪瑙朱雀鈕寶璽當年拍出了380萬元的高價。
可要知道就在短短的半年之前,這枚寶璽在國內(nèi)的一個小型拍賣會上,當時僅僅拍出了1.8萬元。
半年的時間,這位買家就凈賺了300多萬,這個漏撿的,真是不費勁。
今天,就和大家說說和田玉的“漏”應該怎么撿?如果你也想沾點“運氣”或 想學點經(jīng)驗,那就好好看看吧~
如今的和田玉市場了,撿漏與其說是幸運,不如說這是一種勇氣。撿漏≠廉價,撿漏的真正意思是在入手玉石時,能夠發(fā)現(xiàn)別人沒有發(fā)現(xiàn)的美,花錢買到真正超值的東西。
玉料之漏
相比于籽料,和田玉里的山料相對受冷落。
我們之前也告訴過大家,山料里有不少的“潛力股”,如俄料碧玉、翠青、糖玉山料等。
還有一些近年來火熱起來的玉種,鴨蛋青、沙棗青、藕粉、黃口等等,在以后的表現(xiàn)應該不會讓人失望,所有,眼光放長遠一點,撿漏可以從一些不被關注的玉種開始。
挑選山料也要找玉質(zhì)好,有特點的料子,這樣的料子未必比尋一塊好的籽料容易,如果遇上了,可要把握好機會。
玉質(zhì)之漏
和田玉是看質(zhì)地如何,細、油、熟等等,里面很多門道,細度很多人會看,油性大家也多能掌握,但就老熟這個詞,很多人并不能體會。所以如果你能發(fā)現(xiàn)好的老熟的籽料,就能找到撿漏的好機會。
實際上,質(zhì)量上乘的白玉價格已經(jīng)很高了,白玉的造假也是玩家必須要重視的,稍有不慎,也許你就買到了“假玉”,得不償失了。
絕大部分玩家還是看白度。一些皮色、玉質(zhì)俱佳的料子,因顏色不夠白而被忽視,因此,這部分料子可以成為玉友“撿漏”的目標。
雕工之漏
手工雕與機雕的價格差,不強調(diào)大家都知道。
現(xiàn)實卻是,絕大所數(shù)是機雕+手工修形。若非執(zhí)著于某位大師的手雕,你完全可以從中選出一些可把玩的。
精品之漏
看到這,是否你會有疑問。精品不是意味著價格高嗎?何來撿漏之說。
撿漏,不是單純的撿便宜!買到一塊真正的好玉,就屬于撿漏。真正好的東西,它不會跌,也永遠是搶手貨!
糊涂人撿小漏,聰明人藏精品。
試想五年或者十年之后,什么樣的玉雕能世上留存??隙ㄊ悄切┚?。
說到底,有時候玩玉就是這樣,需要一顆持續(xù)學習的心,需要一雙發(fā)現(xiàn)的眼睛。前幾年,很多人對沙棗青這種奇特的籽料還看不上眼,但有人卻對這種很有特點的料子非常喜歡。
其實,“撿漏”也該算玩玉的樂趣之一,只有擁有好的心態(tài),加上對市場行情、玉料的精準判斷,大漏未必有,小漏還是有可能的。